施里芬计划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德国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担任总参谋长期间(1891年至1906年)提出,德国总参谋部所制定的一套作战方法。该计划所依据的原则是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在其《战争论》中所阐述的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的思想,故又称“闪电战计划”。 施里芬计划的战略思想是采用速决战和包围战,其要旨是在未来的战争中,德国应尽可能避免两线作战,即不同时与俄国和法国作战,如实在无法避免,则应首先集中优势兵力,击破法国,尔后再同俄国交战。1914年,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由于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三国军队的奋力抵抗和俄在东线的进攻,致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该计划可以看成是日后的闪电战的雏形,也可以说,施里芬元帅是闪电战计划的初步提出者,他认为,在战场上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的做法可以迅速打击敌人,该计划的提出使得德军在一战前期迅速攻入法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略的基础。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zici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