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字典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阳明

阳明

学习:216 次 更新时间:2023-10-11 13:21:13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幼名云,5岁时改名守仁,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曾任提督军务都御史,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其陵墓位于柯桥区兰亭镇洪溪鲜虾山南麓。 王守仁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其父王华官至吏部尚书。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考取进士,先后担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明正德元年(1506年)冬,谪贬至贵州龙场驿丞。途经镇远时曾在紫阳书院讲学,并有书札留存。后迁瀘州县令,擢升南京刑部主事,历任考功司郎中,明正德七年,再升南京太仆寺少卿。明正德九年,改鸿臚寺卿。明正德十一年,兵部尚书王琼举荐王守仁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在平定宁王叛乱之后,被封为新建伯,隆庆时期追封為侯爵,兼南京兵部尚书,后任两广总督,前往广西思恩、田州平定“叛乱”。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王守仁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地名“青龙铺”的地方,享年五十七岁。 王守仁倡导“心学”,主张“知行合一”,以“致良知”为主旨,开创了姚江学派。他的学说,在明代中叶后影响远及日本、朝鲜,其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阳明的拼音

拼音:yáng míng 繁体字:陽明

词典解释

(1).阳光。《汉书·孔光传》:“臣闻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君德衰微,yin*道盛彊,侵蔽阳明,则日蚀应之。”

(2).光明。《后汉书·五行志二》:“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故非明主,则隐不见。” 唐 韩愈 《题炭谷湫祠堂》诗:“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钱币》:“ 世皇 尝以钱币问太保 刘文贞公 ,公曰:‘钱用於阳,楮用於阴。华夏,阳明之区;沙漠,幽阴之域。今陛下龙兴朔漠,君临中夏,宜用楮币。’”

(3).指和蔼温顺的秉性。 清 方苞 《书直隶新安张烈妇荆氏行实后》:“天地之气,蔼然而温和者为阳,惨然而凛慄者为阴。凡妇人之顺於舅姑,宜於家人,慈於子姓者,皆阳明之发也;故其变也激而为义烈。”

(4).中医经脉名称。《周礼·天官·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 汉 郑玄 注:“脉之大候,要在阳明、寸口。” 贾公彦 疏:“阳明者,在大拇指本骨之高处,与第二指间。寸口者,大拇指本高骨后一寸是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热上则熏阳明,烂流络,流络动则脉结发,脉结发则烂解,故络交。”

(5).指东方 青帝 。《云笈七籤》卷四九:“阳明主春,万童开门。”

(6).刚强。 明 李贽 《史纲评要·东汉纪·光武帝》:“ 光武 与 高祖 不同, 高祖 阳明, 光武 阴柔。”

(7). 明 王守仁 之号。《明史·王守仁传》:“ 守仁 天姿异敏……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 宋 周 程 二子后,惟 象山 陆氏 简易直捷,有以接 孟氏 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説。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国语词典

陽明 (yáng míng)
  1. 明亮、光明。

    • 續漢書.卷十四.五行志二:「或以為鳳皇陽明之應,故非明主,則隱不見。」
    • 文選.束晳.補亡詩六首之三:「玉燭陽明,顯猷翼翼。」
  2. 浙江紹興會稽山的陽明洞。為道家洞天之一,明代王守仁嘗結廬其側,因自號「陽明」。

  3. 經脈名稱之一。為陽氣升發的最後階段。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ziciwang.com/]

本文地址:https://www.ziciwang.com/cidian/FpFIEnxw.html

上一篇:丕图
下一篇:鯿鱼舟
按字母查找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