饆饠
学习:176 次 更新时间:2023-10-10 18:19:17
亦写作“毕罗”。是一种包有馅心的面制点心。始于唐代,当时长安的长兴坊有胡人开的饆饠店。据史料,有蟹黄饆饠、樱桃饆饠、天花饆饠等,甚为著名。乃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至宋代,记饮食诸书皆无记载,可能名已更改或失传。其形状颇“粗大”而不可详考。
饆饠的拼音
拼音:bì luó
词典解释
-
饆饠
- 原指抓饭,古代的一种食品。波斯文pilaw的音译,类似现在的八宝饭。后亦指饼类 a kind of ancient food
国语词典
饆饠
-
一種麵食。有餡,蒸熟可食,類似現今的包子。
-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七.酒食:「韓約能作櫻桃饆饠,其色不變。」
- 明.楊慎.升菴集.卷六十九.畢羅:「按小說唐宰相有櫻筍廚食之精者,有櫻桃饆饠,今北方呼為波波,南人訛為磨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