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玺 :即印章。古多作封发物件,把印盖于封泥之上,作信验。秦汉以后多称帝王之印为玺。《管子君臣上》:“符节、印玺、典法、策籍。”尹知章注:“符节、印玺,所以示其信也。” 古代的印玺是中国文物宝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收藏、鉴别、研究对中国文字的产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印玺包括了鸟篆、大篆、小篆等各种字体,虽然它的体积都很小,却是文物收藏的重要项目。
[emperor's seal] 印信,特指帝王的印
印信。 秦 以后专用于皇帝。《管子·君臣上》:“主画之,相守之;相画之,官守之;官画之,民役之;则又有符节、印璽、典法、筴籍以相揆也。”《汉书·食货志上》:“ 宣帝 始赐单于印璽,与天子同。”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zici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