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脚色名称。京剧等古老剧种传统剧目中的一种配脚。专门扮演品位较高的官员,作为皇帝登殿时的陪衬人员,分别四周。如《宇宙锋》金殿一场秦二世登殿时的四朝臣既是。有时剧中宰相举行盛宴,与宴官员也称朝官,如《打鼓骂曹》中孔融等四人既是。朝官四人为一堂,一般只有极少的台词。所扮人物有时有名姓,有时无名姓,主要作用只是烘托舞台气氛,同主要脚色应声对答。过去在戏班里,朝官不设专行,大都由末、外、副净、丑等扮演。
(1).朝廷的官员。亦指中央官员。《魏书·世宗纪》:“宗及庶族,祖曾功绩可纪,而无朝官,有官而才堪优引者,随才銓授。” 唐 韩愈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臣虽非朝官,月受俸钱,岁受禄粟,苟有所知,不敢不言。”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讳》:“又某朝官諂事 蔡京 ,呼之为父,合家不许犯‘京’字。”
(2). 宋 代称一品以下常参官员。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有人续其下云:‘君看 姚曄 并 梁固 ,不得朝官未可知。’后果终於京官。” 明 柯维骐 《宋史新编·职官四》:“凡一品以下常参者,谓之朝官;祕书郎以下未常参者,谓之京官。”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zici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