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
学习:163 次 更新时间:2023-10-08 19:43:55
风起云涌,是汉语成语,比喻新生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也用以形容自然景象不断变化,雄伟壮观。例句有“在二十世纪的今天,科技革命风起云涌”。 该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诸侯作难,风起云蒸”。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相关古文有“下笔风起云涌,能为载记之言”,出自出自清代唐梦赉《〈聊斋志异〉序》。近义词有方兴未艾、风起潮涌等,反义词有风轻云淡、风流云散等。
风起云涌的拼音
拼音:fēng qǐ yún yǒng 繁体字:風起雲涌
词典解释
-
风起云涌
- 狂风刮起,云层涌来,形容雄浑磅礴之势 like a rising wind and scudding clouds;gather force like a raging storm;rage tempestuously
- 规模宏大,兴旺发达 rolling on with full force
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风起云涌出处
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使用例句
下笔
风起云涌,能为载记之言。
风起云涌是成语。
国语词典
風起雲湧
-
大風起來,烏雲湧現。形容氣勢雄偉。
- 清.唐夢賚.聊齋志異序:「下筆風起雲湧,能為載記之言。」
-
比喻事物大量迅速發展。
近义词: 方興未艾 風靡雲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