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黄腔是四大声腔系统之一,是“西皮”“二黄”两种腔调的合称。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的剧种均属于此系。由于受到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的影响,皮黄腔各剧种在音乐上各具特色,但共同之处在于:不论西皮还是二黄,在词格上都沿用七言或十言的对偶句式,并都用胡琴作为主奏乐器。西皮起源于秦腔,二黄是由吹腔、高拨子演变而成。在有些剧种中,“西皮”“二黄”又被分别称为“北路”、“南路”,合称“南北路”。
(1).向南和向北的道路。 清 宋琬 《京口遣怀时江上戒严》诗:“出忘南北路,坐废短长吟。”
(2).戏曲声腔中的皮(西皮)黄(二黄)的别称。因西皮来自(陕西)而称为“北路”,二黄来自 安徽 而称为“南路”,合称“南北路”。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zici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