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高眼低,是汉语成语,指做事的能力强而辨识能力低。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贪得而不识货。例句有“不过劫收的人是手高眼低,有好些很可贵的东西,他们却没有要”。 该成语出自清代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一卷“余尝谓北宋人手高眼低”。用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相关句子有“不过劫收的人是手高眼低,有好些很可贵的东西,他们却没有要”,出自郭沫若《洪波曲》第12章。近义词有脚踏实地,反义词有眼高手低。
(1).谓作事的能力强而辨识能力低。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余尝谓 北宋 人手高眼低。其自为词诚夐手弗可及。其於它人词,凡所盛称,率非其至者。”
(2).谓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却很低。喻贪得而不识货。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二章三:“不过劫收的人是手高眼低,有好些很可贵的东西,他们却没有要。”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zici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