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拼音:kuàibǎn,英文:Clapper Talk),是由七块竹板结合在一起的打击乐器,也是一种中国传统曲艺,因演出时用竹板击节,且节奏急快而得名。快板早年叫做“数来宝”,又称“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成的。传统中国音乐中的“快板”,相当于一种节拍标记。 快板通常使的竹板由两块大板和五块小板(节板)组成,演员两手分执,也有只用两块大板的;两块大板中手握的一块叫“乾”,另一块叫“坤”,五块小“节子板”分别叫“金”“木”“水”“土”“火”。快板有小快板、快板书之分,其中,小快板段子较短。快板表演方式简单,有单口、对口、群口等表演方式;多以七字句为主,只说不唱,押韵则一韵到底,节奏变化较少,一般不插入念白。快板艺术在发展的同时,也在历史上各个时期受地域环境、地方方言和表演风格的不同,派生出诸多分支。快板击打起来清脆悦耳,上下翻飞,花点连接。 快板与Allegro代表的速度和感情标记有所不同,例如在京剧或粤剧的“快板”或“流水板”是“有板无眼”,相当于西方的一拍子。传统中国音乐的速度常常约定俗成,而中国音乐自二十世纪以来受到西方影响,作曲家亦常常会加上西式的速度和感情标记。
一種曲藝。表演者通常自擊竹板和節子,按較快的節奏念誦唱詞。基本用七字句,押韻,或間以說白。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zici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