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蒿(拉丁学名:Artemisia selengensisTurcz. ex Bess.)是菊科蒿属植物 。其主要分布于蒙古、朝鲜、俄罗斯以及中国多地。 芦蒿植株具清香气味,主根不明显或稍明显,具多数侧根与纤维状须根,根状茎稍粗,直立或斜向上;叶纸质或薄纸质,上面绿色,无毛或近无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平贴的绵毛;头状花序多数,为长圆形或宽卵形,并在茎上组成狭而伸长的圆锥花序;瘦果卵形,略扁,上端偶有不对称的花冠着生面。其常生于湿润的疏林中、山坡、路旁以及荒地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中,嫩芽叶可食。《尔雅·释草》“购、蔏蔞” 晋 郭璞 注:“蔏蔞,蔞蒿也。” 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诗之一:“蔞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元 乔吉 《满庭芳·渔父词》曲:“蔞蒿香脆芦芽嫩,烂煮河豚。”
植物名。菊科艾屬,多年生草本。多生於水濱,莖高四五尺,葉互生,羽狀深裂,花淡黃色,莖可食,葉子可以做艾的代用品。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zici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