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而治
学习:180 次 更新时间:2023-10-08 18:35:29
垂拱而治,汉语成语,指双手重合下垂,不亲理朝政就使天下得到了治理;又指无为而治,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例句为“我是垂拱而治,过一过手转上去,公事只准不驳”。 该成语出自《尚书·武成》,作谓语、定语。
垂拱而治的拼音
拼音:chuí gǒng ér zhì
词典解释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垂拱而治出处
《尚书·武成》:“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垂拱而治是成语。
国语词典
垂拱而治
-
天子垂衣拱手,無為而治。
- 元史.卷二十一.成宗本紀四:「成宗承天下混一之後,垂拱而治,可謂善於守成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