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迹罕至,是汉语成语,意思是很少有人到来,形容地方偏僻荒凉。例句有“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该成语出自汉代荀悦《汉纪·孝武纪二》的“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车不通,人迹罕至”。用法为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相关句子有“南城县东百余里龙门山,山颠有寺,幽僻孤寂,人迹罕至。”出自宋代洪迈的《夷坚丁志·龙门山》。近义词有与世隔绝、地广人稀、穷乡僻壤,反义词有络绎不绝、人山人海、人来人往。
人迹罕至是成语。
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指偏僻荒涼的地方。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zici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