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不顾身,汉语成语,指不计个人安危,奋勇向前。例句为“他奋不顾身地跳入河中,救起了落水的小女孩。” 出自汉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用法为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为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再接再厉等。反义词为贪生怕死、畏缩不前、卖友求荣等。
[dash ahead regardless of one's safety;be daring regardless of personal danger] 勇往直前,不顾惜自身安危
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梁书·武帝纪上》:“復誓旅 江 甸,奋不顾身……剋歼大憝,以固皇基。”《明史·李钺等传赞》:“ 胡世寧 奋不顾身,首发奸逆,危言正色,始终一节。” 徐迟 《牡丹》六:“她们都是英勇的,高尚的,奋不顾身的。”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zici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