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葫芦
学习:360 次 更新时间:2023-10-11 13:22:39
闷葫芦,读音为mèn hú lú,汉语词语,比喻极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或比喻不爱说话的人。例句“她是个闷葫芦,一天到晚难得张口。” 该词语出自元代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好着我沉吟半晌无分诉,这画的是徯幸杀我也闷葫芦”、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八回“这个鸟闷葫芦教我如何猜得破?”。 该词语近义词是一声不吭。
闷葫芦的拼音
拼音:mèn hú lú 繁体字:悶葫蘆
词典解释
-
闷葫芦
- 比喻无从猜测而令人摸不着头脑,使人纳闷的事物 enigma;complete mystery;puzzle
- 不爱说话的人 silent person
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闷葫芦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好着我沉吟半晌无分诉,这画的是徯幸杀我也
闷葫芦”。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八回:“这个鸟
闷葫芦教我如何猜得破?”
使用例句
他们要早告诉了我,何苦叫我打这半天的
闷葫芦呢!
闷葫芦是成语。
国语词典
悶葫蘆
-
比喻難以猜破的啞謎,或弄不清楚的事情。
-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終不成將息得我肥胖了,卻來結果我?這個鳥悶葫蘆,教我如何猜得破?」
- 紅樓夢.第五回:「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穎慧,恐把天機洩漏,遂掩了卷冊,笑向寶玉道:『且隨我去遊玩奇景,何必在此打這悶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