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字典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四概念错误

四概念错误

学习:253 次 更新时间:2023-10-07 18:12:37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必须周延一次。如果在一个判断中断定了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则该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如果没有断定全部外延,则是不周延的。(性质判断中,全称判断的主项是周延的,特称判断的主项是不周延的,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肯定判断的谓项是不周延的。)在三段论中,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一次也没有被断定过它的全部外延(即周延),那就意味着在前提中大项与小项都分别只与中项的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这样,就不能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使大项与小项发生必然的确定的联系,因而也就无法在推理时得出确定的结论。例如:一切金属都是可塑的,塑料是可塑的,所以,塑料是金属。在这个三段论中,中项的"可塑的"在两个前提中一次也没有周延(在两个前提中,都只断定了"金属"、"塑料"是"可塑的"的一部分),因而"塑料""和"金属"究竟处于何种关系就无法确定,也就无法得出必然的确定结论,所以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如果违反这条规则,就要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这样的推理就是不合逻辑的。

四概念错误的拼音

拼音:sì gài niàn cuò wù

词典解释

亦称“四名词错误”。三段论中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三段论中最常见的逻辑错误。三段论只能有三个概念,如果把两个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个概念使用,以致在三段论中有四个概念,就犯了逻辑错误。如说:“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他是中国人,所以他是勤劳勇敢的。”其中的两个“中国人”不是同一个概念,前者是集合概念,指中国人的整体;后者是普遍概念,指任何一个中国人。因此,这个三段论犯了四概念错误。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ziciwang.com/]

本文地址:https://www.ziciwang.com/cidian/pEAOnX.html

上一篇:必然性与偶然性
下一篇:惭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