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法兰西和英格兰为争夺领地、王位继承权和经济利益,在1337年-1453年间断断续续进行的长达百余年的战争,是世界上历时时间最长的战争,历时116年,参战方主要为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最终法兰西取得胜利。 该战争的根源可追溯到1066年的诺曼底征服,涉及到两国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等各种因素。1337年5月24日,法国腓力六世宣布收回英属领地基恩;同年10月,英国爱德华三世不顾法国的反对,自称身兼法王,并率部队进攻法国,百年战争由此开始。1396年,双方签订了20年停战协定。1414年,英国重启战端。1420年,法国被迫与英国签订《特鲁瓦和约》,和约宣布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1429年,圣女贞德解救了法国奥尔良城,战争从此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该战争中英格兰丧失了在欧洲大陆上的所有地盘,也促进了英格兰民族主义的兴起;法兰西完成了民族统一,加强了王权,为其日后在欧洲大陆的扩张打下基础。此外,该战争发展了战术和武器,也使两国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他们之间的民族差异,“从此只能按照民族和地域的原则行事,从而为民族国家设置了方向”。
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封建君主为争夺法国西南部领地而进行的长达百余年的战争。战争前期法国多次遭受重大失败,国家处于危亡关头。1429年,法国女英雄贞德率军解救了奥尔良,战争出现转机。战争最后以英国失败告终,法国从英国手中收复了除加莱港外的所有国土。
西元十四世紀初,英、法間延時最長的戰爭。一三三七年,英王愛德華第三與法王腓力第六因爭位而引起戰端,至一四二二年,英王亨利第六以父約為法王,進兵奧爾良,法人群起擊敗英兵,迎查理第七為王,戰事至一四五三年始止,史稱為「百年戰爭」。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ziciwang.com/]